颂古十四首(其一)

妙峰孤顶无知识,百十城游丧善财。

楼阁若还弹指见,分明有眼不曾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妙峰山的孤独山顶无人理解
他在许多城市游历却失去了财富

注释

妙峰:妙峰山,北京的一座名山。
孤顶:孤立的山顶。
知识:理解或领悟。
游丧:游历中失去。
善财:佛教中的财富象征,也指财物。
楼阁:高楼大厦。
若还:如果还能够。
弹指见:形容极短的时间,比喻转瞬即逝。
分明:明显地。
有眼:眼睛。
不曾开:未曾睁开,意指没有看清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体所作的《颂古十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妙峰山的孤顶为象征,表达了对世间繁华与虚幻的认识。"妙峰孤顶无知识"暗示了山峰高耸,超脱世俗,不问世事,象征着修行者的心境。"百十城游丧善财"则描绘了世人奔波于名利之中,如同丧命于财富的追求,暗讽世人过于执着。

后两句"楼阁若还弹指见,分明有眼不曾开"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即使眼前繁华如楼阁般显眼,但如果心灵未曾觉醒,犹如闭目不见,无法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诗人借此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物质享受,追求内在的精神解脱。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84)

释师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首(其十)

男儿脚底透长安,得坐披衣肯自谩。

三尺冷光辉夜月,一条秋水迸人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十首(其九)

生狞别是一般村,品藻先贤薄后昆。

掉放孤峰争合杀,棒头有眼盖乾坤。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颂古十首(其八)

著脚孤危草不生,没栖泊处等闲行。

临风阔却噇空口,断送浑家入火坑。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四首(其四)

依稀苕帚柄,髣髴赤斑蛇。

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识爷。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