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偶成》,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人间百事述,渐老复何依?”开篇即点出人生的复杂多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众多世事,人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寻求依靠。接下来,“浊酒尘缘熟,蒲团戒力微。”描述了在生活的磨砺下,人们或许会借助酒来消愁解忧,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心的平静与修行。这里“浊酒”象征着世俗的诱惑与烦恼,“蒲团”则代表了修行与内心的清净。
“雕虫技总懒,辨马学全非。”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技艺追求的态度。他认为,过分追求技巧和知识,反而会让人变得懒惰,甚至迷失方向,无法辨识事物的本质。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更想人天乞,前身百衲衣。”表达了诗人对于前生的追忆与思考,似乎在询问自己是否曾有过某种特殊的经历或身份,从而引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里的“人天乞”可能寓意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而“前身百衲衣”则可能是对自己过往生活的一种谦逊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我、修行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