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夜。长夜。坐得愁人愁绝。满楼花雾香清。
隐著一帘月明。明月。明月。不管人间离别。
这首《调笑令·即景》由清代诗人孙莹培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离别的哀愁。
“长夜”二字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无尽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煎熬。“坐得愁人愁绝”,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因长时间的等待而产生的极度忧愁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强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接下来,“满楼花雾香清”一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花朵在夜色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如同一层轻柔的雾气弥漫在空气中,既美化了环境,也衬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然而,这种宁静与美好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它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孤独与寂寞。
“隐著一帘月明”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月光透过窗帘洒落,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主人公的心灵。月光的明亮与窗帘的遮挡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美,象征着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之间的交织。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最后,“明月。明月。不管人间离别。”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明月似乎无视人间的离别之苦,继续洒下它的光芒,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月光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离别的痛苦更加凸显,同时也蕴含着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和对暂时分离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长夜中的孤独、忧愁以及对离别的深深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曾记去年春晓。斜倚阑干同笑。
有句正联吟,忽报海棠开了。开了。开了。
今日此情又肖。
相隔天涯已半秋。鱼书频投,雁书频投。
一朝相见喜盈眸。细诉僝僽。再诉离愁。
肴酒盈卮且唱酬。花上鱼钩,月上帘钩。
无端重别恨悠悠。风亦难留。雨亦难留。
银汉横秋,早又是、曝衣时节。■■■、■■■■,■■■■。
岁岁纵教欣聚会,年年何用伤离别。
预安排、瓜果设闲阶,巧遥乞。一庭秋,花枝叠。
暮云飞,长空碧。正斜月如钩,晚凉清绝。
玉露霏霏魂欲断,银河耿耿愁无极。
想神仙、此夕尚分离,心凄切。
濛濛凉月夜清寥。伤逝悲今魂欲飘。
庐墓凄其愁莫及,恨难消。
松凋柏老思无尽,日暮山颓忆转遥。
宿墓独吟眠不得,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