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春(其十)

世局枭卢喝,以官注者昏。

黄师呵自了,孔子击夷蹲。

谁任千秋担,公推五父樽。

无将忠义死,不与吃河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戊辰春》系列之一,通过对比官场与民间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首联“世局枭卢喝,以官注者昏”,开篇即揭示了官场的混乱与黑暗,用“枭卢”比喻官场中的权谋与争斗,而“以官注者昏”则直接点出官员因追求权力而迷失本心,导致社会整体陷入混沌状态。

颔联“黄师呵自了,孔子击夷蹲”,运用典故,以黄帝和孔子的形象对比,黄帝象征着自我了悟、顺应自然的智慧,而孔子则代表了道德与礼仪的坚守。这里通过“呵自了”与“击夷蹲”的不同行为,暗喻了在乱世中,真正能够自我觉醒、坚守正道的人寥寥无几。

颈联“谁任千秋担,公推五父樽”,进一步探讨了责任与担当的主题。在乱世之中,谁能承担起历史的重担?诗人提出了疑问,并暗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或许会寻求某种象征性的寄托,如“五父樽”,可能指代的是某种传统、信仰或集体记忆,作为精神支柱。

尾联“无将忠义死,不与吃河豚”,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坚持。在乱世中,诗人认为不应轻易牺牲生命,但也不能妥协于邪恶,强调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不与吃河豚”这一形象化的表达,寓意着拒绝参与任何可能导致自身堕落或背叛原则的行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民间、历史人物与当代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忠诚、正义与个人责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次吴江

一离胥渡口,即是五湖豪。

第石登花案,除云入水曹。

小帆如蝶翅,暗浦乞萤尻。

不问知吴地,风呼也带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锡令陈石夫邀饮惠山赋谢

自关缘法合,天亦为停云。

山惧水勍敌,石推松冠军。

宰官身澹漠,文字饮氤氲。

笳鼓蛙俱好,谁能喧使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奉赠李信卿太公

欲奏元灵曲,河阳春正曛。

西平矜礼法,南极动星文。

老子树为姓,山公人事君。

二郎知必做,自可啸游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金山

巨灵驱岳走,半渡落泥丸。

静鼓记舟里,中针定浪盘。

竿头容塔进,壁上聚龙观。

最是移情处,惊风失碧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