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农田万顷载车千,五者相因敬在先。
更把敬来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尧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于《论语》中“道千乘之国”章节的解读和发挥。诗中描述了农业丰收的景象,田地广阔,车载满载,体现了社会生产的繁荣。诗人强调“五者相因”,即指五种要素相互依赖,其中“敬”被置于首位,认为尊重和敬畏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如果将这种敬意贯彻到治国理政中,拓展四方百里的领域,就能达到如同尧帝时代的盛世气象。整首诗寓教于景,以农事为喻,表达了儒家伦理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和理想的社会秩序。
不详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棹歌一唱醒群迷,先有胸中九曲溪。
仁智之真常莹彻,过门不入亦山栖。
晋士当年一岘山,高风千古邈难攀。
浮岚煖翠依然在,不入人间大梦关。
养生丧死妇女手,受气成形酒色胎。
牧马夜归眠马下,梦魂犹绕旧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