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藏公

本色行真意,吾师得自然。

了无一物在,不异众人前。

世路老犹梗,心灯默已传。

客魂常自怪,动落法云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有怀藏公》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禅宗精神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以及世间万象的独特见解。

首句“本色行真意”,点明了诗人的追求在于以最真实的自我行事,遵循内心的真正意愿。接着,“吾师得自然”一句,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导师在于自然本身,即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强调了顺应自然、回归本真的重要性。

“了无一物在,不异众人前”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看法,认为在内心深处,一切皆空,没有所谓的拥有或失去,与他人并无二致,体现了佛教中“空”的哲学思想,即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不应执着于外在事物。

“世路老犹梗,心灯默已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即使年岁渐长,世事多艰,内心的智慧之光却能默默传递给后人,给予他们指引和力量。这里的心灯,象征着内在的智慧和道德修养,是超越年龄和时间的永恒之光。

最后,“客魂常自怪,动落法云边”两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于自身灵魂状态的反思。客魂,可能指的是游离于尘世之外的灵魂,常自怪,意味着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不断的审视和质疑;动落法云边,则暗示了在追寻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但最终能够超越这些障碍,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修行、人生哲学以及心灵探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咏五首(其一)

双坞人烟外,萧萧松雪翻。

老农今日事,古色数家村。

鹅鸭通前浦,豺狼到小园。

何须不来往,邻里数相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山居杂咏五首(其二)

半尺青溪水,沧浪或在兹。

草香回蛱蝶,沙迥宿鸬鹚。

白发悔他日,清流信此时。

虚舟吾意得,飘荡更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居杂咏五首(其三)

一雨柴门路,纷然掩碧莎。

澹怀随老至,小隐畏人多。

泽雉安微分,醯鸡有太和。

寄声旧朋好,莫复笑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山居杂咏五首(其四)

峣崅南山口,参差晚稼陈。

谁知荷锄者,不是带经人。

天地容归老,妻孥恕食贫。

秋风看近在,红稻一尝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