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谁言桃实,可以疗饥。何为武陵,迷不自知。”开篇,巧妙地引用了桃花源记的故事,通过“桃实”与“武陵”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似乎在探讨人生的选择与迷失,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
“灵泉翀举自有诗十八章留人间今止存五遂续之(其四)”这一标题,暗示了这是一首续作,可能原诗共有十八章,但流传至今仅存五章,作者在此进行续写。这种创作背景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探索性,让人不禁好奇原诗的完整面貌及其背后的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风格深沉,蕴含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故事的引用,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迷失与觉醒。滕斌作为元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也不例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