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雄飞的《栖霞洞》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神秘与自然之美。
首句“仙李岩前问大还”,以“仙李”暗喻仙人,岩前问“大还”,既表达了对仙界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追求。接下来,“碧沙瑶草水潺潺”,通过色彩鲜明的“碧沙”、“瑶草”和动态的“水潺潺”,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清幽静谧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栖霞洞的自然风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虎随客去春寻药,龙作人来夜叩关”,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虎和龙以智慧与情感,生动地描绘了它们在洞中活动的情景。虎随客人离去,似乎在为寻找草药而忙碌;龙则在夜晚来访,以叩关的形式与外界交流,增添了洞穴的神秘感和动态美。
“八桂月华连五岭,七星云窦接三山”,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月华与八桂相映,五岭被月光所照耀,展现出壮丽的山川景色;七星云窦与三山相连,仿佛是天上的星辰与人间的山脉之间的桥梁,寓意着自然界的奇妙联系与和谐共生。
最后,“洞天说有飞升处,只隔云烟缥缈间”,点明了栖霞洞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所在,更是通往精神世界、实现心灵升华的途径。这里的“飞升”不仅指肉体的超越,更象征着灵魂的解脱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将栖霞洞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传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