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二)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有意弘扬儒家伦理,言行举止皆遵循教诲。
以榜样如同陶土塑造人品,如良药和砥砺来启迪智慧。
在衡山附近选择新的居所,遵循伊川之道向东前行。
知道你有传承经典的意愿,将在大明宫延续先贤的事业。

注释

有意:有意识地。
扶:扶持。
名教:儒家伦理。
躬行:亲身实践。
语默:言语和沉默。
楷模:榜样。
陶士器:比喻塑造人的品格。
药石:良药和砥砺。
补天聪:启迪智慧。
衡岳:衡山。
邻新卜:选择新居。
伊川:古代地名,这里指遵循的道。
道已东:道路向东。
传经:传授经典。
知有子:知道有后继者。
接武:继承。
大明宫:古代宫殿,这里可能象征着学问的中心。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儒家文化精神和个人修养理念的古诗。诗人通过“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视和践行之志。"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则是说要用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去修炼自己的品格,就像锻造金属一样,使其更加纯净无暇。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中的“衡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衡山,而“伊川”则是古代著名的儒学经典《易经》之意。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与文化的深刻领悟和敬仰。

最后,“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中,“传经”意味着传承经典,“知有子”可能指的是有志于学问之士,而“接武大明宫”则是说要继承先贤的功业,走向光明宏伟的事业或境界。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知识传承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儒家经典的引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操。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一)

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閒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天胡夺杨绾,素业未全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荔子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

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

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

雕盘此日无遗选,品格妍媸敢自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荔子

炎蒸午枕梦沧浪,落落星苞喜乍尝。

笔下丹青千品色,钗头风露一枝香。

鸡冠借谕何轻许,马乳争名固不量。

直待当时妃子笑,骊山千古事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六四叔之茶陵

底用匆匆便据鞍,离觞纵满不能欢。

潇湘万里客愁远,鶗鴂一声春事阑。

此去宦游当益显,时来功业自非难。

似闻幕府资奇画,好借雄风弄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