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刘子美将归唐作诗见贻次韵以送其行

我学比棘猴,漫费三年刻。

技成无所用,奔走虚南北。

儒生纷逐利,雅道日衰息。

乃独资章甫,取售裸人国。

虽知自守重,岂若趋时得。

念欲障狂澜,亮非一篑力。

吁嗟且置此,徒使气填臆。

与子共师友,焉得久默默。

行行慎兹道,慰我日恻恻。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的《同舍刘子美将归唐作诗见贻次韵以送其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唐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首句“我学比棘猴,漫费三年刻”以比喻手法,自比为学艺不精的猴子,花费了三年时间学习技艺,却未见成效,暗含对自己努力而无结果的无奈和讽刺。

接着,“技成无所用,奔走虚南北”指出技艺虽成,却无处施展,四处奔波却徒劳无功,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儒生纷逐利,雅道日衰息”批评了当时社会中儒生追逐名利的现象,导致高雅的道德风尚日渐衰落,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乃独资章甫,取售裸人国”进一步批判了为了迎合世俗而放弃原则的行为,形象地描述了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丧失自我和道德底线。

“虽知自守重,岂若趋时得”表达了坚守自我与顺应时势之间的矛盾,强调了个人道德操守的重要性。

“念欲障狂澜,亮非一篑力”表达了诗人想要阻止社会风气的恶化,但力量微薄的无奈感。

“吁嗟且置此,徒使气填臆”是对当前状况的感叹,认为徒然发泄情绪于事无补。

最后,“与子共师友,焉得久默默”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同学习成长,不愿长久沉默的愿望。

“行行慎兹道,慰我日恻恻”则是对未来的期许,鼓励友人在前行的路上谨慎行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安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60)

周行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东归

是身如聚沫,如烛亦如风。

奔走天地内,苦为万虑攻。

陈子得先觉,水镜当胸中。

异乡各为客,相看如秋鸿。

扁舟忽归去,宛然此道东。

我亦议远适,西入华与嵩。

饮水有馀乐,避烦甘百穷。

相逢不可欺,偶然如飘蓬。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郭守叔光绝境亭

云横绝尘境,峻堞若绳削。

群山列培塿,众水分脉络。

下瞰万瓦居,缥缈见楼阁。

松风发天籁,泠然众音作。

皛皛天宇清,尘襟一澄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少年子

临洮少年子,白马黄金羁。

醉向垆边宿,小女倩缝衣。

不惜千金赠,只惜少年时。

当时不行乐,过时空自悲。

形式: 古风

北山阁

北山有高阁,暇日聊登游。

临眺益惨怆,焉能写我忧。

轩轩皆崭石,激激瞰溪流。

野鸟时上下,白云自沈浮。

徙倚事穷览,良时忽我遒。

日匿西冈下,月出东岭头。

寒烟没树杪,劲风夹山陬。

十月客衣单,不可重迟留。

缅望泾水滨,使我心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