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莱公甘泉》由明代诗人陈洪谟所作,通过“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怀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古寺一掬水”,描绘了古寺中的一汪清泉,这不仅是一处自然之景,更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而“孤臣万里心”则直接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远离朝廷、身处远方的忠诚臣子的心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纯净,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接下来,“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表达了对忠诚与责任的坚守,即使面对遥远的距离和艰难的环境,也不忘国家的恩泽与君主的期望,展现出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则进一步赞美了莱公(即莱州知府)所处之地的神秘与高雅,以及他高尚的品德被世人敬仰。这里的“胜地”不仅是地理上的优越,更是指莱公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卓越成就。
最后,“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以莱公与众人的互动为结尾,表明他的高尚品质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深深影响了周围的人。即使在喧嚣的世界中,他的名声与事迹也如同深谷之音,虽不显眼却长久回响,彰显了其人格的伟大与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莱公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自然、历史、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忠诚、责任与高尚品德的普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