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张子中》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张子中的赞誉,展现了对高尚品格与才华的推崇。
首联“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以对比手法开篇,指出当时世人的平庸与无知,而张子中则如同一位杰出的学者,在关中地区熠熠生辉。这里通过“区区耳尽聋”与“姓张夫子”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张子中的独特与不凡。
颔联“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进一步赞美张子中的品行与文采。将张子中比作孤松,象征其高洁的节操与与众不同的个性,不随波逐流;同时,以“独凤”比喻其文章风格,既古朴又独具匠心,与当下的风气格格不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颈联“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张子中才能的肯定与期待。其中,“三献捷”源自古代礼制,意指三次献上珍贵之物以求得君王的赏识,此处暗喻张子中的才华需要经过时间与考验的验证;“病鸾终看一飞雄”则以病鸾最终展翅高飞为喻,预示着张子中虽暂时遭遇困境或不被理解,但终将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坚持,实现飞跃,成为卓越的人物。
尾联“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总结全诗,强调张子中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更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深研兵法,成为文武双全的才子。这里的“郭令公”指的是唐代名将郭子仪,暗示张子中不仅在文坛有所建树,还具有军事才能,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
综上所述,《寄张子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典故,高度赞扬了张子中的高尚品格、独特才华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