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彦英隐居太湖之阴号具区耕叟命仆作诗以歌咏其乐云

脱屣东华尘,躬耕太湖滨。

桑麻接邻里,鱼鸟情相亲。

閒时读书牛背上,安知六国方攻秦。

东风二月桃花雨,布谷飞来向人语。

一犁初破陇头春,黄犊出阑健如虎。

羲农世远莫可追,南山石烂无足悲。

悲歌笑宁戚,夜半犹未已。

人间閒是非,何用污牛耳。

我田已耕春昼閒,樵童随我看青山。

日暮归来一壶酒,我歌呜呜童拍手。

童拍手,儿饭牛,一天星月烂不收。

重捻戏笛作三弄,七十二峰俱点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太湖边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脱弃尘世的束缚,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从“脱屣东华尘”到“耕太湖滨”,隐士远离了官场的喧嚣,投身于自然的怀抱,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桑麻接邻里,鱼鸟情相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无论是与邻里的交流,还是与鱼鸟的亲近,都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接下来,“閒时读书牛背上,安知六国方攻秦”一句,巧妙地将隐逸生活与历史的宏大背景联系起来,既表现了隐士的闲适,也暗示了对历史的深思。

“东风二月桃花雨,布谷飞来向人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布谷鸟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一犁初破陇头春,黄犊出阑健如虎”则进一步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犁田的劳作与新生的小牛犊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画卷。

“羲农世远莫可追,南山石烂无足悲”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悲歌笑宁戚,夜半犹未已”则是对宁戚故事的引用,宁戚以歌声表达对君王的忠诚与希望,隐士在此处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最后,“人间閒是非,何用污牛耳”一句,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认为不应让世俗的烦恼影响到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如牛耳一般纯净。整首诗在描绘隐逸生活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腊月

腊月无多日,行年七十三。

浮生空自老,往事日多惭。

南国山皆赭,东郊草未蓝。

萧条江郭外,云瞑雪毵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剑池曹广文送府学院检讨

峨峨虎丘山,湛湛剑池水。

水深人莫测,草生寒不萎。

世传龙祖剑,斫断苍云根。

千古两绝壁,铁花点苔痕。

僧厨转辘轳,阴厓落冰雪。

临池人有语,响答出林樾。

先生屡幽赏,盥濯弹琴鸣。

木石俱点头,鱼龙亦知音。

今居白玉堂,还念青山约。

群山与重游,增辉旧岩穴。

形式: 古风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其一)

湖上新堤踏软沙,少年人面映桃花。

花村风物浑如旧,独欠青帘卖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其二)

一幅春云巧似裁,隔湖飞过碧山来。

野桥小立题诗处,夹竹桃花烂熳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