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遣谈天太逼真,取憎造物得辞贫。
不妨小隐君平肆,戏与人间阅贵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瀛洲先生元举叔谈命郡城》。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谁遣谈天太逼真”中的“谁遣”,意味着一种无奈或不得已的情感,“谈天”指的是讨论高远的事情,而“太逼真”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至真至纯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个句子,传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接着,“取憎造物得辞贫”中的“取憎”指的是选择或采纳某种生活态度,“造物”则是创造、塑造事物的意思,这里可能暗示隐逸生活的选择。"得辞贫"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选择的赞同和理解,认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第三句“不妨小隐君平肆”中的“不妨”,意味着没有妨碍,“小隐”指的是小规模的隐居生活,而“君平肆”,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在这个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发展。
最后一句“戏与人间阅贵人”中的“戏”字表达了一种轻松、不经意的态度,“与人间”意味着与世俗的人或事物相比,而“阅贵人”,则是指观察那些尊贵之人。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和他对隐逸生活的选择。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个性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村里风回市里声,月中人看雪中灯。
满城只道欢犹少,不道谯门冷似冰。
雪后楼台欲暮时,游人只道上灯迟。
月轮贴在梅花背,错认梅枝作桂枝。
不是东风巧剪裁,如何春夜碧莲开。
江城寂寞无歌舞,唤得梅花劝一杯。
儿时行乐几时愁,老去情怀懒出游。
市上人家重时节,典钗卖钏买灯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