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辞二首(其一)

天马初从渥水来,郊歌曾唱得龙媒。

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残花几处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天马最初是从渥水之地而来,
在郊外的歌声中,它曾被赞美为神驹。

注释

天马:古代神话中的神马,象征吉祥和尊贵。
渥水:传说中的神水或圣地。
郊歌:乡村或郊外的歌曲,可能指赞颂天马的歌谣。
龙媒:古代对良马的美称,比喻天马有龙的品质。
玉塞:泛指边塞,玉门关之类的边防要塞。
沙中路:沙漠中的道路。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饲养马匹。
残花:凋零的花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自由的意境。"天马初从渥水来",这里的“天马”象征着高洁自由的精神状态,“渥水”则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心灵的源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纯净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郊歌曾唱得龙媒",“郊歌”通常是指乡间的民谣,而“龙媒”则是古代传说中助人成眷的神兽。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曾经在田野间倾听过这种能够撮合良缘的美好歌声,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在"不知玉塞沙中路"一句中,“玉塞”通常指代边疆之地,而“沙中路”则形象地描绘出旅途中的艰辛与迷茫。这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困惑。

最后,"苜蓿残花几处开"一句,"苜蓿"是一种野生植物,而“残花”则常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凋零。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透露出他对自由、美好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7)

张仲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 字:绘之
  • 籍贯:符离(今安徽宿州)
  • 生卒年:约769~819

相关古诗词

天马辞二首(其二)

躞蹀宛驹齿未齐,摐金喷玉向风嘶。

来时欲尽金河道,猎猎轻风在碧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杂曲歌辞.太平乐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

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王昭君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汉苑行二首(其一)

回雁高飞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

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