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抚故宅

社稷疲奔命,乾坤服至诚。

扶持三蜀在,出入两朝荣。

豕犬有遗恨,麒麟空复情。

家声隤已尽,国法用犹轻。

成季翻无后,花卿浪得名。

门庭黄鸟语,几杖绿苔生。

威福何偏重,精神恐不平。

庶几蒙世立,凡百慎持盈。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国家疲惫不堪,天地间充满真诚的祈愿。
他辅佐三蜀,荣耀两朝的兴衰。
猪狗之辈留下遗憾,麒麟的美德徒然空想。
家族名声衰落殆尽,法律的威严也被轻视。
成季之后无人继位,花卿的名声却虚妄而来。
庭院中黄鸟鸣叫,竹杖上绿苔滋生。
权势为何如此偏颇,公正之心恐怕难以平衡。
但愿能被世人接纳,凡事都要谨慎,切勿过度膨胀。

注释

社稷:国家。
疲奔命:疲惫不堪。
乾坤:天地。
服至诚:充满真诚。
扶持:辅佐。
出入:兴衰。
豕犬:猪狗。
遗恨:遗憾。
麒麟:美德象征。
家声:家族名声。
隤已尽:衰落殆尽。
国法:法律威严。
成季:成季之后。
翻无后:无人继位。
浪得名:虚妄名声。
门庭:庭院。
黄鸟语:黄鸟鸣叫。
几杖:竹杖。
绿苔生:绿苔滋生。
威福:权势。
偏重:偏颇。
精神:公正之心。
恐不平:难以平衡。
庶几:但愿。
蒙世立:被世人接纳。
凡百:凡事。
持盈:谨慎过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翥的《吴宣抚故宅》,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表达对古代名臣吴宣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描述吴宣在世时的威望和他的遗迹,现在空寂的场景,以及家风与国法的衰败,来反映出诗人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担忧。

“社稷疲奔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吴宣在世时为国家社稷(即土地和谷物)奔波劳碌到极点的景象。紧接着,“乾坤服至诚”则表明他对天地之大、宇宙之广怀有至诚之心,展现出其高尚的情操。

“扶持三蜀在,出入两朝荣”中,三蜀指的是古代的巴蜀地区,而“出入两朝荣”则说明吴宣不仅在其生前所处的朝代受到尊崇,即便是在他之后的朝代依然享有盛誉。

然而,“豕犬有遗恨,麒麟空复情”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对于吴宣虽然功绩卓著,但终究未能实现其理想、留下遗憾之感。豕(小猪)与犬(狗)在古代象征着平凡与忠诚,而麒麟则是传说中的吉祥物,空复情,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

“家声隤已尽,国法用犹轻”一句,则是指吴宣家族的荣耀已经消散,而国家的法律制度似乎变得不再严格。这两者结合,反映出诗人对于世道衰微的忧虑。

“成季翻无后,花卿浪得名”中,“成季”代指吴宣,而“花卿”则是美丽之物,这里用来比喻虚名。整句表达了对吴宣虽然已无继承者,但其名字却像漂浮的花朵般空有虚名。

“门庭黄鸟语,几杖绿苔生”则描绘出诗人所面对的是一片萧瑟的景象。黄鸟在古代常与离别、凄凉联系,而门庭若是长满了绿苔,则意味着已经很久没有人迹。

“威福何偏重,精神恐不平”一句,表达出诗人的疑问:为什么威势和幸福总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精神上的平衡却难以达到。这里的“精神恐不平”,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权力失衡的忧虑。

最后,“庶几蒙世立,凡百慎持盈”则是劝诫世人要珍惜和谨慎地对待手中拥有的资源与财富,以免因贪婪而导致灾难。庶几即是大众,而凡百指的是一切事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吴宣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末路、家风衰败以及国家治理失衡的深刻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5)

王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塔悟空禅院(其三)

皋亭回首软红尘,晴日僧房暖似春。

禅老眈眈如卧虎,相逢一笑问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中塔悟空禅院(其一)

重到招提恰两年,北窗风雪接衾眠。

客来休说邯郸梦,世事端知不偶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中塔悟空禅院(其二)

富贵危机岂独今,且从麋鹿逐山林。

只惭莫报君恩重,敢废惓惓畎亩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杨廷秀至后睡觉

池塘春梦草初生,江左诗来得我惊。

开秩快观醒倦眼,挑灯细读度寒更。

追参李杜今无敌,挥斥侯刘独有声。

一首敬酬三百首,深惭坡老和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