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祖赞

半生足不履地,轩知路遍天涯。

得个冬瓜印子,至今目瞠口呿。

形式: 押[麻]韵

翻译

他一生几乎从未离开过土地,但心中的见识却遍布天涯海角。
他得到了一个像冬瓜形状的印记,直到现在仍然感到惊讶,张大了嘴巴。

注释

半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足不履地:很少出门,双脚几乎未曾踏实地走过。
轩:心中的、精神上的。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得:获得。
冬瓜印子:比喻某种深刻的印记或记忆。
目瞠口呿: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形容非常惊讶。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九祖赞》,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崇岳。诗的内容简短而富有深意。"半生足不履地"描绘了僧人可能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修行,足不出户,专注于内心世界和佛法研习。"轩知路遍天涯"则象征着虽然身体未行万里,但精神上已经游历了广阔的佛学宇宙,对佛法之道有着深入的理解。

"得个冬瓜印子"运用了比喻,"冬瓜印子"可能是禅宗中用来形容开悟或理解深刻的形象,类似于"一语中的",意味着通过精进的修持,得到了深刻的领悟。"至今目瞠口呿"则表达了这种领悟带来的震撼和惊叹,让人眼界大开,为之惊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僧人对佛法追求的执着与顿悟的喜悦,体现了禅宗修行的内省与智慧。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大成藏主请赞

一段风光,宁容描邈。祖祖相传,将错就错。

不以佛法作人情,掣电机前活卓卓。

形式:

大巅和尚赞

赶首座出院,勘三平中箭。

放过韩文公,钩头通一线。

谩道昼夜一百八,也是和盲悖诉瞎。

形式:

云居善开长老请赞

为人巴鼻,一点浑无。明眼衲僧,失却鼻孔。

铁馂馅,金刚圈。

分明开口不在舌头边,累及后代结佛祖深冤。

形式:

云翼书记归乡

惯尝甘草与黄连,大海波涛尽底掀。

误吸冷泉无味水,方知不在舌头边。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