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乾坤何处不披图,觅胜谁从此地过。
三相神功垂舜治,千秋庙貌壮勾湖。
衢通瑞象无尘境,山隔眠牛有坦途。
伏腊岁时同到此,祠前瞻拜一諠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友直所作的《南源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源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功德的敬仰和对清幽环境的赞美。首句“乾坤何处不披图”暗示庙宇所在之地在天地之间具有特殊意义,而“觅胜谁从此地过”则强调此地的游览价值和历史遗迹。接下来的“三相神功垂舜治”歌颂了庙中供奉的神祇与舜帝的关联,以及其对社会和谐的象征意义。“千秋庙貌壮勾湖”描绘了庙宇的雄伟壮观,与勾湖景色相映生辉。
“衢通瑞象无尘境”赞美了庙前道路的洁净和吉祥,暗示着此处是世俗与神圣交融的净土。“山隔眠牛有坦途”进一步描绘了通往庙宇之路的平坦,即使山势阻隔,也易于抵达,寓意着信仰之路的畅通无阻。最后两句“伏腊岁时同到此,祠前瞻拜一諠呼”,表达了人们在重要节日时会聚集于此,共同祭祀,表达虔诚和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源庙的景致和人们对它的崇敬,展现了庙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众的精神寄托。
不详
自与吾朋聊外期,心旌切切望容仪。
闻言回首非因错,欲语恁栏岂是痴。
春酒破愁难作喜,莺花供兴不成诗。
有时会晤情何限,握手论文到日西。
秋高天宇肃,草际霜华冷。
明月流清光,徘徊薜萝影。
予抱千古怀,其将为谁骋。
兴衰感人事,代谢悲流景。
长歌紫芝篇,醉卧赤松径。
斯亦聊且娱,荣华非所竞。
春雨一犁足郊原,南村北村齐种田。
抛秧落水时竞捷,老者在后少者前。
日暮天寒完未得,比邻来相助插田。
比邻亦来相助插,如何独行之士任迍邅。
驰驱数载倦来归,一任流光暗里催。
缩首愿情忘势利,敛踪甘不受轻肥。
动于沼上观鸥侣,静在松间共鹤栖。
此外嚣嚣无别事,编茅插棘护幽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