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道中二首(其二)

湖口路分如曲叉,山连吴楚水无涯。

行舟破浪十双橹,野店傍桥三四家。

负炭急呼招渡客,悬罾逆上洑流槎。

南方地暖春偏早,开遍寒梅一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九江道中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动的生活气息。

首句“湖口路分如曲叉”,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湖口处道路曲折分岔的景象,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也暗示了旅途的复杂与多变。

“山连吴楚水无涯”一句,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水面,山峦绵延至远方,与长江的浩渺相连,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着对远方未知世界的遐想。

“行舟破浪十双橹”描绘了行船在波涛中穿梭的动态画面,通过“破浪”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船只与风浪搏斗的激烈场面,而“十双橹”则体现了行船的动力与规模。

“野店傍桥三四家”则转而描写沿途的乡村景色,野店散布于小桥附近,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

“负炭急呼招渡客,悬罾逆上洑流槎”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旅途中的生活细节。背着炭火的人急切地呼唤过河的旅客,而捕鱼的人则逆流而上,捕捉水中的鱼儿。这两幅画面分别体现了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智慧。

最后,“南方地暖春偏早,开遍寒梅一树花”以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作为结语,点明了地点的温暖气候特征,以及春天提前到来的景象。寒梅的绽放不仅点缀了冬末春初的景色,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希望的萌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江道中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惶恐滩夜泊

天下只闻巫峡险,谁知此处更堪愁。

舟穿乱石堆中过,帆向荒山脚下收。

闪闪燐灯随魍魉,啾啾蓬颗聚鸺鹠。

滩名惶恐非虚得,一夜令人白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巎口人家

簇簇人家竹崦西,悬崖置屋竞高低。

石梁横布岩前路,涧水斜通峡外溪。

隐隐白云藏吠犬,茸茸碧草卧驯麑。

舟中过客方多险,得借晴窗一榻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赣州道中

亲到金门奉紫泥,一麾遥领大江西。

路从惶恐滩头过,诗向郁孤台上题。

风撼紫藤鼯鼠立,雨深斑竹鹧鸪啼。

九峰回首家何在,杳杳青天覆地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予与翁应吕同至赣州府是日各从本道予往雩都翁赴惠州作诗送之时十一月十有七日也

客乡送客不胜愁,君尚驱驰我暂休。

好趁梅花登庾岭,直骑官马到罗浮。

盘游骨董还中吃,橄榄槟榔莫外求。

荒服近闻炎瘴息,公馀饱饭亦何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