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元日

白头身世叹羁孤,一念儿时泪已濡。

尚记争先书郁垒,岂知落后举屠苏。

杯盘草草思邻舍,车马纷纷厌九衢。

六十年非心自了,挂冠犹足补东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感叹自己一生漂泊,白发人孤独无依。
回忆起儿时争先恐后贴上驱邪的‘郁垒’,却未料到如今会落魄到喝屠苏酒。
简陋的餐桌上想念邻居,对繁华街头的车水马龙感到厌倦。
六十年来的生活并非我所愿,辞官归隐也算弥补了一些遗憾。

注释

白头:形容年老。
羁孤:孤独漂泊。
儿时:童年时期。
濡:湿润,这里指眼泪流下。
争先:抢先。
书郁垒:古代习俗在门上贴‘郁垒’以驱邪。
屠苏:古代新年饮的一种药酒。
杯盘草草:餐具简单粗陋。
思邻舍:想念邻居。
车马纷纷:形容街市繁华,车马众多。
九衢:大路,繁华街道。
心自了:内心的愿望或理想得以实现。
挂冠:辞职,古人以冠象征官职。
东隅:东方,比喻开始或早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戊申元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人生孤寂的感慨。首句“白头身世叹羁孤”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白发苍苍,感叹自己一生漂泊,孤独无依。次句“一念儿时泪已濡”回忆起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对比现在却满含泪水,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尚记争先书郁垒”,郁垒是古代传说中的神木,人们常在门上画其像以驱邪,诗人借此回忆儿时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与今日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第四句“岂知落后举屠苏”则暗示了诗人如今的处境,虽然曾经积极参与节日活动,但如今却只能旁观。

第五句“杯盘草草思邻舍”,描述了诗人对邻居的思念,即使生活简朴,也希望能与人共享节日的温馨。最后一句“车马纷纷厌九衢”描绘了都市的喧嚣,而诗人对此感到厌倦,更向往宁静的生活。“六十年非心自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六十载已过,未能实现内心的解脱。“挂冠犹足补东隅”以挂冠(辞官)来象征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希望能找回一些心灵的慰藉,弥补过去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元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从回忆到现实的转变,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深深感叹。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戊辰立春日二首(其二)

卧听城门出土牛,罗幡应笑雪蒙头。

但须晨起一卮酒,聊洗人间千种愁。

处处楼台多侠客,家家船舫待春游。

梅花未遍枝南北,定为馀寒得小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戊辰立春日二首(其一)

昨夜风摇斗柄回,典衣也复一传杯。

故人久作天涯别,新句空从枕上来。

清镜岂堪看鬓色,小园剩欲觅桃栽。

颓然却恨贪春睡,不尽城头画角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旧在成都初春无事日访昭觉保福正法诸刹甚可乐也追怀慨然因赋长句

忆在西川集宝坊,幅巾萧散日初长。

伊蒲塞馔分香积,优钵罗花散道场。

客路逢春增感慨,旧游回首已微凉。

新晴强作寻幽计,有底文书作许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旧识姜邦杰于亡友韩无咎许近屡寄诗来且以无咎平日倡和见示读之怅然作此诗附卷末

故人玉骨已生苔,邂逅逢君亦乐哉。

湖寺系舟无梦去,京尘驰骑有诗来。

醉中不敢教儿诵,看处常须浴手开。

久矣世间无健笔,相期力干万钧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