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再题牟益捣衣图用高士奇旧题韵(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捣衣图引发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哀愁的独特感悟。
首句“独旦凄其赋锦衾”,描绘了清晨一人独处,心中充满哀伤,赋诗以表达内心的苦楚。锦衾,即精美的被褥,此处象征着温暖与安慰,但在孤独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冷清,反衬出诗人的寂寞之情。
次句“横图触景痛难禁”,描述了面对捣衣图时,触景生情,内心痛苦难以抑制。捣衣图通常描绘的是古代妇女在河边或树下捣衣的情景,这一场景往往与离别、思念和劳苦相联系,触动了诗人深藏的哀愁。
第三句“江村题句真清绝”,点明了地点——江边的村庄,并且诗人在此题写诗句,营造出一种清幽绝美的意境。这里的“清绝”不仅指环境的清静,也暗含了诗人情感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一句“急节曾悲树下砧”,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急节,形容捣衣声的急促,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痛。树下砧,即树下的捣衣石,是捣衣活动的场所。这句诗通过描述捣衣声的悲切,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捣衣图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