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酣醉皮裘思晦迹,行高终自有人知。
这两句诗是宋代诗人赵恒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人晦迹即隐退之举的向往和赞美。"酣醉皮裘思晦迹"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归隐山林,终老自然之中的古人生活状态的怀念与羡慕。"行高终自有人知"则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德行的高度评价,即便是隐退于世,但其高尚的品格终将被后人所认识和传颂。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人晦迹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的追求。
不详
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臣守但当守公法,驰骛苟进何可取。
该明圣典通今古,发启冲年晓典常。
人言道院属江西,古一真人卧水湄。
可是瑞莲花叶大,载他书册泛涟漪。
海神来过隐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清似连山喷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