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礼仪色彩的诗句,描绘的是一种庄重而又神圣的祭祀场景。"礼仪告具,心俨容庄"表明在进行某种重要的礼仪活动时,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参与者的心态则是恭敬和平静的。"工歌屡奏,声和义章"展示了祭祀过程中乐师们反复演奏着那些旋律和谐、意义深远的音乐。
"崇坛陟降,济济跄跄"描绘的是祭祀时神灵降临的壮观场面,"崇坛"指的是用于祭祀的高台或祭坛,而"陟降"则是形容神灵从天而降的过程。"济济"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群的众多和热闹,这里可能指的是参与祭祀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情景,"跄跄"则增添了一种匆忙而又秩序井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灵光共仰,嘉荐芬芳"则是对神灵和祭品的一种赞美。"灵光"暗示了神圣的光辉,而"共仰"则表明人们共同向往着这一神圣之物;"嘉荐"意味着推荐或呈献,"芬芳"则形容的是祭品的香气或是某种美好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段诗描绘了一场庄严肃穆、充满敬畏之心的古代祭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