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侬歌十四首(其四)

寡妇哭城颓,此情非虚假。

相乐不相得,抱恨黄泉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寡妇对城市衰败的哀伤之情,情感真挚而深刻。诗人通过“寡妇哭城颓”这一形象,将个人的悲痛与社会的衰落紧密相连,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此情非虚假”,直接点明了寡妇的情感并非虚伪或矫饰,而是源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强调了情感的真实性与深度。这种直接而强烈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相乐不相得,抱恨黄泉下。”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面上是说人们在生前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相互理解、支持,导致了内心的遗憾与痛苦,甚至在死后仍无法得到解脱。这里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触及了生死、遗憾与命运的深刻议题。通过“黄泉下”的设定,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超现实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哲学意味和艺术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寡妇的哀歌为线索,探讨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遗憾与无奈。它不仅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引发了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层思考。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懊侬歌十四首(其五)

内心百际起,外形空殷勤。

既就颓城感,敢言浮花言。

形式: 古风

懊侬歌十四首(其六)

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

常叹负情人,郎今果成诈。

形式: 古风

懊侬歌十四首(其七)

我有一所欢,安在深阖里。

桐树不结花,何有得梧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乌夜啼(其二)

长樯铁鹿子,布帆阿那起。

诧侬安在间,一去数千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