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太乙编年卷尾

年来太乙犯咸池,三式编年事可疑。

西北膏腴从脯腊,东南皮肉恐疮痍。

尧天日月期无已,胡地烟云岁有之。

更向江湖问同志,中原何日是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近年来太乙星侵犯了咸池星,古代天文历法的推算让人疑惑。
西北地区富饶的物产可能因战乱而变为储备或牺牲,东南地区的人们恐怕正遭受战争创伤。
希望尧天(太平盛世)的阳光和月光能长久持续,但胡地(指外族统治区)的战火纷飞似乎每年都有发生。
我还要在江湖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询问中原地区何时才能回归自由的日子。

注释

太乙:古代星名,象征吉祥。
咸池:古代星官名,与太乙相对,此处指天象变化。
膏腴:肥沃的土地。
脯腊:干肉,这里比喻储备物资。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破坏。
尧天: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胡地:指外族统治或战乱之地。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归期:回归故乡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世的忧虑和对于未来归期的渴望。太乙,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咸池则是古代星官之一,常用来比喻天文现象或自然灾害。三式编年事可疑,表明对过去历史事件的记录和理解存在怀疑。

西北膏腴从脯腊、东南皮肉恐疮痍,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暗示着天灾人祸,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形。尧天日月期无已,胡地烟云岁有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祥和不安的氛围。

诗人在最后两句,更向江湖问同志,中原何日是归期,表达了对未来安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归属感的追求。这里的“江湖”、“同志”、“中原”,都隐含着对理想之地或精神家园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书堂遇雨

风叠云成片,沟搓水作层。

湿书移案避,添砚就檐承。

瓦击声疑雹,窗低暗欲灯。

须臾西漏日,晴意慢腾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双桂堂

月姊亲移入庆门,广寒今是并肩人。

分他蟾窟雌雄种,作我萤窗南北邻。

傲窦虽悭三树玉,比诜翻剩一枝春。

主人便好鞭黄鹄,斫取魁梢谢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忆弟妹

别来三载客东南,始信人生聚首难。

眼底不闻鸿雁信,鼻头常为鹡鸰酸。

问天不语语徒厉,蓦地上心心类剜。

安得春风吹马首,卧听行列报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斗斋

八方无处著瞿昙,百合中间寄一龛。

满挹酒浆供里北,平量风月借和南。

腰如可折岂徒五,涎若果流何待三。

更喜小窗能就拱,夜寒江静著山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