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二首(其二)

繁华消歇湛恩留,忍见珠宫作土丘。

海日西沉燕市晚,塞鸿南度蓟门秋。

恭光父子三纲绝,安史君臣百代雠。

善恶相形褒贬在,世宗更比孝文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弘道的《中都二首(其二)》,主要通过对中都(即北京)昔日繁华与今夕衰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繁华消歇湛恩留”描绘了往昔的辉煌已逝去,只有皇恩犹存,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次句“忍见珠宫作土丘”以珠宫比喻昔日宫殿的奢华,如今却变为荒凉的土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惜。

第三句“海日西沉燕市晚”通过描绘海日西沉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傍晚,暗含着历史的无情推进。第四句“塞鸿南度蓟门秋”则借塞鸿南飞,寓言人事的离散和季节的更替,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后两句“恭光父子三纲绝,安史君臣百代雠”提及了恭光父子和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两个典故,批评了道德沦丧和政治动荡,强调了善恶有报的道理。最后,“善恶相形褒贬在,世宗更比孝文优”总结全诗,指出历史人物的评价在于他们的行为和功过,而世宗(这里可能指北魏孝文帝)因其德行被赞誉,超过了孝文帝,表达了诗人对明君的推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和对贤明君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

杨弘道(元)

成就

作品:《小亨集》

经历

气质高雅古朴、无心事业。但是光明磊落有大志气。作品中透露着怡然自得之趣味

  • 字:叔能
  • 号:素庵

相关古诗词

日落

日落苍然烟满城,聚观如堵沸如羹。

长春火树银花合,不夜琼楼璧月明。

未及转头飞电过,方将掩耳迅雷惊。

青衿记得曾看此,此日中州正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苍陂吟

苍陂万顷溉良田,谁决枝渠注别川。

临事纵能知有命,逢秋未免叹无年。

堤防力复何劳止,稼穑功成若自然。

欲受馀夫五十亩,忖心惭在老农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渼陂

空翠堂中望陂水,岸回山列若无穷。

镜铜新拭宝奁坼,机丝未张云锦空。

一饭常怀源少府,劳生更甚杜陵翁。

鸟飞鱼泳方自得,惭愧此身如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宣圣庙桃李盛开约乡中亲旧同饮花下

春来桃李便承恩,况复儒宫稳托根。

丧乱不堪忧故国,英华犹觉在吾门。

奈何日月驰双毂,思与亲朋罄一樽。

共趁东风花下饮,此间虽小胜名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