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歌(其三)

有女有女婉清扬,大者学帖临钟王,小者读字声琅琅。

朔风吹衣白日黄,一双白璧委道傍。

雁儿啄啄秋无粱,随母北首谁人将。

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六歌(其三)》由宋代诗人文天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及其家庭的悲惨命运。诗中以“有女有女婉清扬”开篇,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才华,她不仅学习书法,还勤奋读书,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然而,随着“朔风吹衣白日黄”,诗境陡然一转,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女子的衣物被寒风卷起,白日也显得昏黄,暗示着生活的艰难与困顿。

接着,“一双白璧委道傍”一句,形象地比喻女子如同珍贵的白璧,却被遗弃在路边,象征着她的命运之不幸与被忽视。随后,“雁儿啄啄秋无粱”进一步渲染了生活的贫苦,雁儿在寻找食物,而人却无粮可食,暗喻着主人公一家的饥饿与无助。最后,“随母北首谁人将”一句,揭示了女子的命运无人问津,只能跟随母亲走向未知的北方,充满了孤独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冷漠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天祥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六歌(其五)

有妾有妾今何如,大者手将玉蟾蜍,次者亲抱汗血驹。

晨妆靓服临西湖,英英雁落飘璚琚。

风花飞坠鸟鸣呼,金茎沆瀣浮污渠。

天摧地裂龙凤殂,美人尘土何代无。

呜呼五歌兮歌郁纡,为尔溯风立斯须。

形式: 古风

端午初度(其二)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还司即事(其二)

秋声满南国,一叶此飘蓬。

墙外千门迥,庭皋四壁空。

谁家驴吼月,隔巷犬嘷风。

灯暗人无寐,沉沉夜正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叹

海阔南风慢,天昏北斗斜。

孤臣伤失国,游子叹无家。

官饭身如寄,征衣鬓欲华。

越王台上望,家国在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