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么凤丛边鹤膝枝,孤山清梦水仙祠。
觉来寒影谁能写,苦忆逃禅老补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梅花绝句九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一幅梅花孤寂清冷的画面。"么凤丛边鹤膝枝","么凤"可能是对梅花的别称,"鹤膝枝"形容梅花枝条如鹤膝般挺立,展现出梅花的坚韧姿态。"孤山清梦水仙祠","孤山"暗指梅花生长在清冷的环境中,如同西湖边的孤山,而"水仙祠"则可能象征着梅花的清雅和超凡脱俗。
"觉来寒影谁能写",诗人醒来后,感叹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景象难以用言语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风姿的赞美和敬仰。最后,"苦忆逃禅老补之",诗人回忆起一位遁世修行的老僧,暗示自己对梅花的欣赏也带有禅意,希望能从梅花的孤高与坚韧中汲取精神力量。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寓言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常有的孤高、清寂以及对超然品格的追求。
不详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夜来偷醉早梅傍,风致何人继陆郎。
禁酒国中佳节换,樽前谁唤点酥娘。
索笑寻檐花不应,被花恼彻为花憎。
舞筵东望开金盏,渴杀西川杜少陵。
放歌曾作昔年游,千树梅花滇海头。
宝髻斜簪光照座,一船丝竹载梁州。
凉风却暑换秋清,滇国星回旧有名。
巳把跳虫秉炎火,又驱白鸟静雷声。
老夫病眼浑无睡,四壁鼾吟胜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