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惠远谟的《秋日杂感(其四)》描绘了秋夜的清冷景象和诗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高天无纤云,遥夜独明月”展现了明亮的秋夜,天空清澈,唯有皎洁的月亮孤独地挂在天际。接下来的“寒影落疏檐,清光隔松叶”通过“寒影”、“疏檐”和“清光”等词,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月光透过稀疏的松叶洒下,更显寂寥。
诗人感慨人生,“吾生百年内,强半在离别”,感叹人生中分离的无奈。接着,“美人阻山川,咫尺不可越”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虽然近在咫尺却因山川阻隔,无法相见,增添了诗的哀愁。诗人将相思之情融入秋夜,“相思秋夜长,凉飙澈肌骨”,凉风透骨,加深了对美的渴望和思念的痛苦。
“庭阴看月堕,叶响闻落滴”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庭院中,看着月亮慢慢落下,落叶声中仿佛听见了雨滴,这画面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寓含着时光流逝和孤独之感。最后两句“仰望空云霄,何当奋双翮”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希望能跨越阻隔,与所爱之人相聚。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秋夜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