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和叔问饯春

平江路。还向废苑寻烟,断津攀树。

依依帆角青山,送春正在,斜阳尽处。黯愁伫。

谁见小城栖隐,蓬蒿生户。

天涯倦客重逢,觑帘燕子,关情对语。

年少京尘多暇,扇裙翩影,狂歌酣舞。

空叹素缁衣新,何似人故。冷红瘦碧,惆怅题襟句。

而今共、吴根贳酒,皋桥联步。慨想归田去。

抚琴命操,离忧万绪。催老嗟霜缕。

无计挽、门前榆钱飞雨。莫教便作,泥中轻絮。

形式:

鉴赏

这首《瑞龙吟·和叔问饯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锐所作,以平江路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消逝、城市荒凉以及词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词的开篇通过“寻烟”、“断津”、“攀树”的动作,展现出一幅衰败的春景图,帆角青山与斜阳映衬,寓示着春天的远去和时光的流转。

“黯愁伫”三字直接点出词人的愁绪,小城的破败、蓬蒿丛生,更显孤独与寂寥。接下来,词人借燕子的归来,寄托自己天涯倦客的思乡之情,与帘后的人儿深情对语,流露出对旧日繁华的怀念。

上片以个人经历和景色描绘交织,下片则回忆起往昔京城的欢乐时光,与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词人感叹新衣无人欣赏,只有冷落的红花绿叶,表达出对人事变迁的惆怅。结尾处,词人与友人共饮,感叹归田之志,抚琴抒发离忧,无奈岁月催人老,门前榆钱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怀旧和人生哲理的韵味。

收录诗词(82)

陈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枇杷词旧无传作,梁溪舟中,偶一为之

果林翠晚山深,梅肥时节初过了。

洞庭平望,东溪胜处,烂晴垂晓。

肤拟云腴,皮兼沙白,核夸单好。

自蜀都赋罢,唐宫帖后,谁误写,琵琶稿。

天与蜡兄名早。胜寻常、许多梨枣。

经霜涤蕊,凭薰酿实,甜香满抱。

千树黄金,但愁摘尽,园丁偷饱。

忆板桥西去,隔花门闭,有才人老。

形式:

百字令(其一)

秋光如许,更先知、秋冷瘦人应是。

清减沈郎腰一搦,可与黄花相似。

枕上家山,灯前乡树,梦阻盈盈水。

归期莫卜,莼鲈兴隔千里。

从此滚滚尘红,茫茫路黑,歧径迷杨子。

爱赋刘安招隐句,只恐壮心难已。

一夜西风,满湖木叶,此际凉波起。

怀人天末,扁舟我欲归矣。

形式: 押[纸]韵

百字令(其二)

知音难觅,叹茫茫、人海我闻如是。

击筑悲歌燕市酒,道是渐离不似。

方幸春明,常联旧雨,又逐东流水。

风帆瞬息閒,愁满载归里。

几日僧舍联吟,江亭买醉,邂逅吾同子。

莫谓当时梅尉贱,仕隐尘寰而已。

吴市吹箫,齐门弹铗,酒引牢骚起。

杯盘狼藉,离魂黯黯销矣。

形式: 押[纸]韵

满江红.感旧

偶梦前游,满座上、凄凄切切。

才几日、钗光钏影,鬟云肌雪。

浅碧窗儿梧叶雨,深红帘子梨花月。

凭谁将、旧境剪分开,并州铁。蚕已死,丝难绝。

麝已尽,香难灭。叹憨生儿女,痴心空热。

南国年华桃叶妹,西风捐弃蘼芜妾。

把将来、归宿较而今,为悲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