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隐君漱流石

束水生烟满中宿,轩辕吹断昆崙竹。

猿归峡里不闻声,一片云根压飞瀑。

中有幽人恣遐躅,坐破苍苔弄澄绿。

掀云浣翠苦不足,梦入层峦泻金粟。

乖龙抉山巨灵肃,生忧坏此混沌玉。

贮得清泠千万斛,畀尔来昆畅心曲。

我生见石不轻爱,今来已作南宫拜。

非关磊砢标天奇,远意却在嶙峋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超脱的隐逸情怀。

首句“束水生烟满中宿”,以“束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汇聚,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轩辕吹断昆仑竹”,运用神话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与昆仑山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接着,“猿归峡里不闻声,一片云根压飞瀑”,通过猿猴归巢与瀑布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的宁静与壮丽,云根压瀑则更添了几分磅礴之感。这样的景致,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中有幽人恣遐躅,坐破苍苔弄澄绿”,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苍苔之上,与清澈的绿水相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掀云浣翠苦不足,梦入层峦泻金粟”,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云雾缭绕的山峦间,仿佛在洗涤心灵的翠绿,甚至在梦中都能感受到层层叠叠的山脉中流淌着金色的谷粒。这种超现实的想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乖龙抉山巨灵肃,生忧坏此混沌玉”,通过“乖龙”(异兽)的出现,以及“巨灵”(传说中的大力神)的肃穆,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破坏自然和谐的忧虑,以及对保持自然纯净的渴望。

“贮得清泠千万斛,畀尔来昆畅心曲”,诗人想象着将清冷的泉水收集千万斛,赠予他人,以滋润心灵,表达了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我生见石不轻爱,今来已作南宫拜”,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表示对石头的珍爱,并且在内心深处对隐居生活充满了敬仰与向往,愿意像朱隐君一样,来到南宫(古代宫殿名,常指隐居之地)拜谒,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切认同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和谐共生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63)

区怀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江花月夜

平皋淡初白,晚渚凝幽香。

栖凫梦芳芷,泛客回沙棠。

虚光净绿一千里,远水生烟夺蚕市。

休将短字襭长纶,潜鱼不饵缄情纸。

谁家思妾倚高楼,横笛一声天际头。

江蓠泣露老龙语,何似潇湘锦瑟愁。

形式: 古风

重九北山登高

九月九日山风飘,冷烟吹过流花桥。

城路搴芳到村市,酒帘十里青摇摇。

高丘远壑堪流瞩,騕袅连鞯车击毂。

不知何事速来鸿,但见秋霜变林木。

残晖半岭岩影斜,樵歌牧吹争欢哗。

且须拚醉山人家,何如满把东篱花。

形式: 古风

木绵花树歌

楼台影里光如蓦,氤氲海气笼山郭。

踏青已过春未阑,别有芳菲趁行乐。

昨朝禁火家无烟,炊向枝头烘欲然。

扶疏槐柳千丛锦,最爱江南谷雨天。

暄风飘断官亭雨,杜宇啼红不知处。

好是东皇驻六师,朱旗绛节云中举。

形式: 古风

春望篇

玉壶香冷吴歌寂,花落花开空太息。

裴回孤影暗伤离,登高溯远情无极。

春城海色何氤氲,城南官树高连云。

谁家锦杼当窗织,是处银筝隔水闻。

银筝锦杼喧城郭,宝勒文轩互参错。

蝶眉慵对远山低,雁字愁从春浦落。

朱栏远近东风早,柳坼桃蹊藉香草。

漠漠炊烟带酒旗,游丝未断啼莺老。

白帢青衫几度新,眼中无数可怜春。

临风莫更搴芳杜,留倚红妆唤酒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