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行赠夏都谏

忆昨天王下手敕,辨方经野开蚕室。

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

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

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

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

遂使鳐鱼呈瑞象,顿令铜雀颂丰年。

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

七月重歌姬旦诗,一朝实赖黄门力。

呜呼今之黄门古遗直,抗言朝宁生颜色。

马客逢君时已来,岂俟吹嘘到上台。

北郊更起匡衡论,前席遥怜贾谊才。

男儿志于立功慎自擅,掀天揭日奔雷电。

退食方依青琐闱,传宣直至黄金殿。

稽首亲承玉语温,威颜咫尺君王面。

书锡丝纶龙凤蟠,币颁锦绣云霞炫。

纡紫围金未足荣,致君尧舜应争羡。

呜呼致君尧舜应争羡。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忆昨行赠夏都谏》由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古代帝王重视农桑、鼓励纺织政策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忆昨天王下手敕”,以“昨天”二字营造出一种历史回溯感,仿佛读者能感受到古代帝王亲自下达的诏令。接着,“辨方经野开蚕室”描绘了帝王亲自规划和指导养蚕之事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两句,对比了汉代帝王的谦逊与锐意进取,强调了帝王在推动农业生产上的决心与努力。“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帝王亲自参与农事活动的推崇,认为这种身体力行比任何书面的教诲更为有效。

接下来的几句“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养蚕环境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帝王对这一产业的保护与支持。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则通过比喻,赞美了养蚕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能满足贵族的需求,还能惠及普通百姓。

“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继续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帝王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扶持,以及由此带来的祥瑞与丰收。

最后,“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表达了对帝王推动农桑政策的感慨,指出帝王的付出与努力是难以衡量的。全诗以“鸣呼致君尧舜应争羡”收尾,表达了对帝王能够像古代圣君一样治理国家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古代帝王重视农桑、鼓励纺织政策的赞美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帝王治理国家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魏时苗返犊图

君不见盗泉水,不饮长行宁渴死。

夷齐共饿鲁连耻,古来达节皆如此。

汉室犹能重礼教,茫茫海内徵廉士。

火德下衰风斯靡,昊穹垢氛蔽逦迤。

魏亦有贤曰时子,激扬异代仍兴起。

忆昔乘车令寿春,牝牛自足随吾贫。

车来既空去何有,迢迢不染民间尘。

犊非尔骍育尔土,安用汗我车傍轮。

褰裳扶杖走相送,提儿媚妇多苦辛。

赵公本是清白者,眷此丹青为谁写。

应子收藏今几年,拂拭素练生云烟。

操持岂羡郁林石,慷慨不但山阴钱。

赋鱼毁象尔何者,常使冰壶照眼前。

形式: 古风

青州行送褚宝令临朐

君不见茫茫青州本东土,吕公封齐姬封鲁。

海岱何如四塞雄,莱夷自是千年抚。

方舆星粲子云箴,大国风存史迁语。

五月报政齐何神,古来平易俱近民。

天子上嘉更下乐,先王之道非沈沦。

褚子夙著三都赋,昨奏明堂比韶頀。

天子劳贤眷尔才,暂试临朐岂迟暮。

芳桃不羡河阳花,甘棠欲满营丘树。

挽今之齐仍为周,异代弦歌尽如故。

乌台仙吏青琐郎,有时待尔鸣朝阳。

陇上曾经笑鴳雀,棘林岂足栖鸾凰。

迢迢东征出霄汉,相送且覆清秋觞。

形式: 古风

天风行

有客骑驴何处来,高巾短褐俱尘埃。

自言今晨万乘出,道傍亲睹銮舆回。

龙斿远拂瑶坛降,凤扇徐承金殿开。

文工武僚皆肃穆,秉笏鸣佩趋蓬莱。

先生落落何为者,抱书独卧蓬蒿下。

长卿犹陪上林从,子云亦扈甘泉驾。

君不见迩来白昼天风高,沙飞砾走人叫号。

出门举步动龃龉,何如闭门与子且覆杯中醪。

形式: 古风

明禋歌送朱子隆禧捧诏南邦

天王玉诏宣金銮,黄章粲烂龙麟蟠。

行人之官捧之出,輶轩直下青云端。

惟时朱子意气盛,昨方拜职今拜命。

长卿能无谕蜀文,仲宣亦有浮淮咏。

君不见帝主龙飞今九年,梦寐尧舜遑遑焉。

稽古真卑汉文让,陈疏更遇匡衡贤。

圣谟岂俟卿士协,况尔龟筮开其先。

遂使北郊祀地南祀天,朝日夕月东西偏。

仪文匪徒守宋末,制作直欲凌周前。

辨方画野此经始,勿亟还应庶民子。

圆丘峨峨睿想建,帷城日射瑶坛紫。

君行要俾万姓知,王者明禋本为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