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董明府惠炭

范叔寒多正不禁,乌薪重惠比乌金。

赊来脱粟忙炊粒,留得焦桐好制琴。

环堵一龛春盎盎,丽谯三鼓夜沉沉。

砚池冰释龙香暖,写我朝来抱膝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赠予董明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董明府赠送炭火的感激之情。首句“范叔寒多正不禁”,以古代贤臣范蠡自比,暗示董明府在寒冬时节慷慨解囊,给予炭火的温暖。次句“乌薪重惠比乌金”运用比喻,将普通的木炭比作珍贵的乌金,强调其价值。

第三句“赊来脱粟忙炊粒”,描绘了主人忙碌地用这些炭火煮食的情景,生活虽然简朴,但炭火带来的温暖却让人心生感激。第四句“留得焦桐好制琴”,则巧妙地将炭火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炭火不仅提供生活所需,还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第五、六句“环堵一龛春盎盎,丽谯三鼓夜沉沉”,通过环境的描绘,展现炭火带来的室内温暖和夜晚的宁静,暗含了对董明府深情厚谊的赞美。最后一句“砚池冰释龙香暖,写我朝来抱膝吟”,则直接表达诗人清晨醒来,砚池里的冰因炭火融化,墨香四溢,他满怀感激之情,抱膝吟诗,表达对董明府的深深谢意。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炭火的实用价值和精神象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

聚蚊金谷任荤膻,煮茗留人也自贤。

三百小团阳羡月,寻常新汲惠山泉。

星飞白石童敲火,烟出青林鹤上天。

午梦觉来汤欲沸,松风吹响竹炉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子英云玉山顾隐君今于同里法喜寺楼居日钞佛书至午而止馀暇则吟咏不辍虽亲旧来访亦不往答焉余因子英复去作此代简

客来喜得平安信,萧寺楼居日掩扃。

湖近浪摇窗影白,地偏苔没屦痕青。

群贤方结莲花社,小楷犹钞贝叶经。

岁晚扁舟归甫里,好寻渔父过寒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闻玉山顾隐居以赋役入城负疾而归而山中花竹多为有区区怀思寄诗代简

闻道庞公也入城,还家风雨近清明。

催租人去诗仍好,市药童归病已轻。

尚喜竹林青笋出,不嫌花径紫苔生。

野夫得此平安信,寻访姑迟数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遣兴和马公振韵

马图莫怪出河迟,世事方如理乱丝。

莲叶有巢龟已老,竹花无实凤仍饥。

篱边艇子供垂钓,林下樵童许看棋。

苜蓿一盘三丈日,老妻晨起案齐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