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吟.八百行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

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

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具真行。

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

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

形式: 古风

翻译

灵性的源泉没有丝毫污染,永远保持纯净和清静。
阴阳的力量已经交融,如同母子在同一个宫中欢庆。
内心空灵,保有真实的自我,如同明亮的心镜照耀一切。
每一点智慧都能照亮归于寂静的道路,奇妙的作用弘扬佛法,大海般的包容无尽。
具备真实的行为,慈悲是道的根本,悲悯之心没有争斗。
普遍地布施,以谦逊的美德作为权力的基础。
圆满成就了八百种无漏的果实,一步登天般稳定,超凡入圣。

注释

灵源:指精神或灵性之源。
污:指不纯净或瑕疵。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概念,这里可能指生死、男女等。
子母同宫:比喻阴阳和谐,如母子关系融洽。
冲虚葆真:形容心境空灵,保持真实。
心镜:比喻心灵的清澈和洞察力。
妙用:指佛法中的智慧和作用。
慈悲:对众生的怜悯和仁爱。
惨怛:深切的忧虑或悲痛。
执谦:坚持谦逊的态度。
无漏果:佛教中指修行者达到涅槃后的成果,无烦恼。
云步:形容轻盈的步伐,如仙人般飘逸。
脱凡归圣:超越凡俗,达到神圣的境地。

鉴赏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老君吟·八百行》是一首道教题材的诗歌,表达了对道家清净无为、圆融通达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首句“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强调了道的本质是纯净无暇,永恒保持清静状态。接下来的“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寓言天地自然法则的和谐统一,象征着道的圆满和庆贺。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描绘出道的空灵与真实,如同明亮的心镜,照亮内心世界。诗人进一步阐述道的智慧和作用:“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意味着道的智慧能洞察一切,引导人们超越生死,达到寂静涅槃。

“具真行。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体现了道家的仁慈与不争精神,强调以真性实践慈悲,去除争斗。接着,“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倡导广泛地施予恩惠,以谦逊的态度行使权力。

最后,“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无漏境界,一步登天,从凡俗超脱至神圣境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68)

王吉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 号:超然子
  • 籍贯:元代

相关古诗词

老君吟.三千功

清神夺凤髓,止息收乌血。

六阳飞宇宙,五气通关节。

云雷风电,击向三天降冰雪。

瑶山海峤喷红雾,赫赫如晴,昼性光明彻。两情结。

禅天齐物变,意写成欢悦。

阳魂全造化,号真功功妙绝。三千数合无圆缺。

神超归物外,永离生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行香子

震乙情柔,酷爱庚金。角商和、律应清音。

木人鼓掌,石女调琴。显巧施仁,勤行义,道情深。

二物相融,交互浮沉。火煎烹、体变而金。

开蒙既济,阳炼胜阴。得复根元,分魂魄,识真心。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

震内藏金,金乙成姻。假冲和、雷电交陈。

龙吟虎啸,幽谷澄神。向杳冥中,风云里,傲全身。

烟雨蒙蒙,芝草芽新。正东君、经纬长春。

岷山水衮,一而藏真。已泯抽添,无间隔,返归纯。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木去金

木隐金形,金色浮存。木森森、有像称尊。

全凭火力,逗引游魂。自客先还,独存主,各归根。

去住棋分,性命云屯。乐天真、默默昏昏。

养成阳体,霞步高奔。得傲玄玄,跻寿域,出乾坤。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