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阻风登延祚阁

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

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

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

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

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放眼望去满是往昔遗迹,展开画卷向古人寻问过往。
三国争锋后的戈矛剑戟,六朝更替中的显赫权贵。
葛藤缠绕着废弃的堡垒,芒草覆盖了昔日的皇宫。
流水带走曾经的箫鼓声,山峰依旧但繁华已成空。
远处河岸聚集了千艘船只,高高的楼台仅有一条小径相通。
云朵移动带来吴地山岭的雨,潮水转向带着楚江的风。
登上高楼愧似随波浮木,停泊小舟忆起断根飞蓬。
归家的日期与道路,定在海门东侧的衫桂丛中。

注释

极目:放眼远望。
陈迹:过去的痕迹、遗迹。
披图:展开画卷。
远公:指历史上的贤人或先哲。
戈鋋:古代兵器,代指战争。
三国:指历史上三国时期。
冠盖: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达官贵人。
六朝:一般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六个朝代。
葛蔓:葛藤,比喻事物相互交错。
残垒:残破的堡垒或防御工事。
芒花:芦苇之类的植物,开花时白茫茫一片,常用来形容荒凉景象。
后宫:帝王的妻妾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皇宫。
水流:时间流逝,也指具体的水流。
箫鼓:音乐与欢乐的象征。
绝:消失,停止。
山在:山依然存在,比喻不变的事物。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代指富贵繁华。
极浦:遥远的水边。
千艘:形容船只众多。
高台:高耸的楼台或平台。
一径:一条小路。
云移:云彩移动,引申为天气变化。
吴岫:吴地的山岭,这里泛指江南山水。
雨:降雨,也带有情感色彩,如愁绪。
潮转:潮水转向,比喻世事变迁。
楚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古代该区域多属楚国。
登阁:登上高楼或亭阁。
漂梗:随水漂流的树枝,比喻四处漂泊无定所。
停舟:停泊船只。
断蓬:断了根的蓬草,随风飘荡,比喻流离失所。
归期:回家的日期。
归路:回家的道路。
杉桂:杉树和桂树,代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海门东:海的东边,具体地点根据上下文理解,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目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诗人站在高阁上,极目望去,只见到处都是过去留下的遗迹。这是一个充满怀旧情感的开头,通过“披图问远公”一句,可以想象诗人在探讨历史的同时,也是在寻觅那些已经逝去的辉煌时代。

接下来的两句“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则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高度概括。从汉末三国演义的兵戈战事到南北朝的繁华盛世,这些都被浓缩在这短短数言之中,显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两句,则具体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葛藤缠绕在废墟之上,芒花覆盖了曾经的皇宫,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侵蚀,也是时间流逝的无情展现。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一句,通过对比声音与静谧的对照,强调了这一切都是过去,而现在则是一片寂静。这里的“箫鼓”可能是军中使用的乐器,它们的声音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下山中的空寂。

接下来的两句“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描绘了一种壮观的画面。诗人所处之地(即金陵阻风登延祚阁),可以看到成群帆船集结在河岸,而高台则如同一条通道连接着远方。

“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再次强调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云彩飘逸间带来了雨水,潮汐则在江河中起伏,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而它们所触及的,是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地域,如吴国、楚国等。

“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站在高台上,对于自己漂泊不定的命运感到惆怅。同时,他在停靠的小船边,却又回想起那些断了联系的往事和人。

最后两句“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诗人似乎在寻找着自己归去的时机与路径,而那遥远的归宿,则被杉树和桂树所环绕,在大海之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的回响,构建了一种深邃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

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

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夕宴李侍御宅

公子徵词客,秋堂递玉杯。

月高罗幕卷,风度锦屏开。

凤管添簧品,鹍弦促柱哀。

转喉云旋合,垂手露徐来。

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

蛩声闻鼓歇,萤燄触帘回。

广槛烟分柳,空庭露积苔。

解酲须满酌,应为拨新醅。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送从兄别驾归蜀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书剑少青眼,烟波初白头。

乡关背梨岭,客路转蘋洲。

处困道难固,乘时恩易酬。

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高枕海天暝,落帆江雨秋。

鼍声应远鼓,蜃气学危楼。

智士役千虑,达人经百忧。

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