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谕内教子》,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子女教育的深刻思考和期望。
首句“四儿六岁五儿三”描绘了家中四个孩子年龄各异的情景,生动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忙碌。接着,“莫与肥甘习口馋”一句告诫家长不应溺爱孩子,避免他们养成贪食甜腻食物的习惯,强调了培养孩子节制的重要性。
“清白家风母我愧”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母亲意识到自己在保持家庭清白风气方面可能有所不足,体现了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随后,“诗书世泽要人担”则强调了传承文化知识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性,希望后辈能够承担起学习和发扬光大的责任。
“三餐白饭何须酒,一箸黄齑略用盐”两句描述了简朴的生活方式,提倡以清淡饮食为佳,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体现了对节俭美德的推崇。最后,“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元不为官廉”通过引用他人因贫困而饿死的例子,警示人们不应为了所谓的廉洁而忽视基本生存需求,强调了合理追求生活改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家庭教育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在物质与精神、节俭与追求之间找到平衡,以及在教育子女时应注重品德、文化传承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