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日同诸弟过夏华父水亭小饮

四月二日天清和,夏家亭子熏风多。

扁舟出郭兴无限,三杯草酌颜先酡。

向夜蛙声闹深竹,中池星影牵微波。

歌残酒尽人不醉,篷底独眠愁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李流芳在四月二日与诸弟访问夏华父的水亭,享受夏日清风与美酒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惜。

首句“四月二日天清和”,点明了时间与天气,清新的春末夏初,阳光明媚,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接着“夏家亭子熏风多”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馨与舒适氛围的亭子之中,熏风轻拂,似乎能感受到微风带来的凉爽与惬意。

“扁舟出郭兴无限”描绘了诗人乘船出游的情景,远离城市的喧嚣,心情无限畅快。而“三杯草酌颜先酡”则展现了饮酒的乐趣,虽是轻饮,但已让诗人的面色泛红,体现了酒后的微醺与欢愉。

“向夜蛙声闹深竹,中池星影牵微波”两句,将视线转向夜晚,蛙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宁静的夜晚伴奏;而池塘中的星星倒映在水中,随着微波轻轻摇曳,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结合的美丽画面。

最后,“歌残酒尽人不醉,篷底独眠愁奈何”表达了宴会结束后的感慨。虽然歌声与美酒都已消散,但心中的喜悦并未完全消退,反而在独眠篷底时,思绪万千,或许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是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夏日水亭中欢聚的愉悦与短暂离别后的淡淡忧愁,既表现了自然之美的感染力,也反映了人情之味的深刻。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夏氏水亭次朱汉生韵

池上茅亭似柳洲,城南一过一来游。

林疑无际阴常合,水未生澜屋已浮。

秪许老夫时曳杖,敢邀嘉客共维舟。

别君知有秋期在,应到西兴旧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吴门送徐令公携家白下

南州喜见后人贤,文彩风流信有传。

相送阊门斜日里,携家淮水乱云边。

推篷梅雨新晴候,挂席江风欲曙天。

若到清凉台下寺,老僧应解说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人新斋

夷门别业在西郊,新筑高斋对泬寥。

树好墙阴常冉冉,竹深檐籁日萧萧。

寻花路僻过桥去,留客灯昏带雨烧。

共爱幽栖真率意,门前时见有停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朱修能见访闻予方葺檀园以诗枉讯次韵荅之时修能将至茸上

七年不见喜重过,共指生涯素发多。

池上新庵仍署泡,阶前旧壑已名萝。

畏人小筑犹难就,对客高吟岂易哦。

便欲相留同结夏,扁舟峰泖奈君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