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这两句描写了在积雪覆盖的高峰之西,诗人偶遇知己,得知其被朝廷赏识,故有“奖称”二字。然而,这份喜悦并未完全驱散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因为“半家寒骨”犹如冰霜中未融之雪,依然感受着世间的冷漠和悲凉。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这里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智慧与善行比作照亮世道的人间明镜,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慈爱如母的品质的赞颂,如同点燃佛前之灯,温暖而又神圣。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器重与德望的敬仰。"授钺"意味着受封为王,诗中表达了对其权威和影响力的认可。同时,“坐筹重见大河澄”则是说在安静的时刻,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如同坐在高处,看见远方大河清澈透明。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最后两句,诗人将友人的功绩比作位于最高荣誉之地的图像,而“依旧终南满杜陵”则表达了对自然山川不变的眷恋与赞美,如同在终南山下,满怀诗意地徜徉于古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的郊野。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称颂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