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天都峰观云

插天翠嶂,问何年飞出,神峰灵阙。

眼底诸峦齐俯首,绝似佳人独立。

峭壁猿惊,危崖鸟叹,拔地七千尺。

碧空寥廓,海光云影遥接。

谁信仙侣相携,飘然来玉府,清辉同挹。

极目更穷千里外,惟见四山如雪。

涤尽闲愁,浑忘尘虑,便与诸天说。

华鬘他日,乘风重叩阊阖。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天都峰观云》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天都峰的雄伟景象和作者在峰顶观云的独特体验。开篇“插天翠嶂”四字,生动描绘出天都峰直插云霄、绿意盎然的壮观景象。接着,“问何年飞出,神峰灵阙”,以设问的方式,赋予天都峰以神秘色彩,仿佛它自古以来就矗立于此,与天地共存。

“眼底诸峦齐俯首,绝似佳人独立”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群山比作俯首的佳人,形象地展现了天都峰的高耸与独特。接下来,“峭壁猿惊,危崖鸟叹,拔地七千尺”三句,通过动物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天都峰的高度和险峻,同时“拔地七千尺”这一夸张的数字,更是凸显了其非凡气势。

“碧空寥廓,海光云影遥接”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云海的连绵,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而“谁信仙侣相携,飘然来玉府,清辉同挹”则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天都峰神圣之美的赞叹,仿佛仙人也愿意前来共享这份清辉。

最后,“极目更穷千里外,惟见四山如雪”一句,视野更加开阔,远处的山峦如同白雪覆盖,与天都峰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通过“涤尽闲愁,浑忘尘虑,便与诸天说”表达了作者在如此壮丽景色面前,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天地万物产生了共鸣。

“华鬘他日,乘风重叩阊阖”则是对未来再次登临天都峰的期待,以及对与天界沟通的向往,整个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望天都

曾向九皋跨鹤去,举头遥接苍苍。

盘空鹰隼共翱翔。翠痕沾蜡屐,云影入诗囊。

回首天都青入画,渐行渐远微茫。

上方仙界暂徜徉。几人能到此,胸次不寻常。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风入松.文殊院饭后,住院中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

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

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老僧笑语劝加餐。

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

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望江南.莲花峰观云海三首(其一)

莲峰好,烟树半阴晴。

峭壁凌空三万仞,白云铺海九千寻。列子御风行。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莲花峰观云海三首(其二)

莲峰好,人立晓风斜。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炫生花。奇境向人夸。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