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二)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

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修行与贫穷之间的关系。诗人提出,学习道法之前,首先要学会接受贫穷,因为贫穷能让人更贴近道的本质。一旦理解并实践了贫穷之道,那么所获得的道义之用,就如同一个贫穷之人所拥有的智慧与坚韧。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学贫”与“道方亲”、“体得成贫道”与“道用还如贫底人”进行对照,强调了贫穷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试图传达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道并非远离尘世的奢华,而是在于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内心的平静。贫穷在这里成为了一种修行的状态,而非一种外在的限制或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道法追求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领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从而在看似简单的“贫”中寻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三)

学道蒙师指却閒,无中有路隐人间。

直饶讲得千经论,一句临机下口难。

形式: 偈颂

偈颂并序(其四)

学道先须立自身,直教行处不生尘。

僧真不假居岩室,到处无心即在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颂并序(其五)

学道先须有悟由,还如曾斗快龙舟。

虽然旧阁閒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并序(其六)

学道先须息万机,将机学道转生疑。

此门广大无遮障,学者虽多达者稀。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