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庵亦是小桃源,时事方难住更便。
啼鸟落花忘客主,青山流水见因缘。
得过一日是一日,浪说百年谁百年。
分付妻儿更深避,扫岩趺坐学枯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庵,仿佛世外桃源,诗人身处乱世却选择在此隐居。他感到世事纷扰,唯有庵中的生活更为安宁。鸟语花香,青山流水,似乎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缘分和禅意。诗人认识到人生无常,珍惜当下,过一天算一天,不执着于长久的未来。他吩咐家人深居简出,自己则静坐修行,沉浸在枯禅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本是住林深,浮云载出林。
蹒跚多病脚,邂逅十年心。
破鼓饥甘饭,残镫老醒吟。
我来相访外,梅竹是知音。
衰老受晴光,相携到上方。
意浓忘酒薄,话美夺尘忙。
天竹静逾媚,溪梅初有香。
危时正多事,半日太平乡。
多年坐镇翠微西,钟鼓声中好品题。
见大不嫌山寺小,立高应笑世人低。
扫莓苔地皆新筑,倚竹梅云是退栖。
最与老天相狎处,无边风月省提携。
信步领儿行,又来天尽堂。
老衰凭酒健,春好得诗香。
花柳年年事,江山处处乡。
拍阑一相笑,白鸟入微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