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歌皓齿,舞红筹,花时醉上楼。
能婉媚,解娇羞,王孙忍不攀留。
惟我恨,未绸缪,相思魂梦愁。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孙光宪的《更漏子·其六》,是一首描绘夜晚思念之情的五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月色、风韵、歌舞等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忍离别的情感。
“求君心”三字开篇,便点出了全诗的情感核心,即寻觅那份难以捉摸的心灵相通。接着,“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则是在形容那种微妙而难以捕捉的美好感觉,这里借用了“烟月”的意象,既表达了心境之虚幻,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歌皓齿”、“舞红筹”两句,是对夜晚宴会场景的描绘,其中“歌皓齿”指的是女子们清脆的歌声,而“舞红筹”则是对她们手执朱色筷子(古代舞蹈时使用的道具)起舞之美态的描写。这里通过对夜宴场面的渲染,诗人表现了对欢乐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花时醉上楼”一句,则是对夜深人静后独自登楼、沉浸于酒意中的情境描写。这里的“花时”指的是夜晚,尤其是在春夜里花开之时,这个时刻正是思念最为迫切的时候。
“能婉媚”、“解娇羞”两句,是对所思念女性形象的细腻描摹。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组,不仅赞美了她的温柔可亲,也透露出她在情感表达上的含蓄和矜持。
“王孙忍不攀留”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这位女性的深情和不舍。这里的“王孙”是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而“攀留”则是指难以割舍的情感。
最后,“惟我恨”、“未绸缪”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未能实现相守、相知的遗憾和哀怨。这里的“绸缪”意指情感上的紧密联系,而“未绸缪”则是对这种联系尚未建立或已失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月下思念所爱之人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美好时光和理想伴侣的情感寄托。
不详
帘拂疏香断碧丝,泪衫还滴绣黄鹂。
上国献书人不在,凝黛,晚庭又是落红时。
春日自长心自促,翻覆,年来年去负前期。
应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枝誇说月中枝。
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
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云外,晓鸿惊。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
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
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