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其三)

石屏老,家住海东云。

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谁解学西昆。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翻译

老石屏居住在海边的云雾中。
他原本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为何会被称作诗人呢?这并无实际帮助,只会耗费精力。
即使拥有千万财富,也无法解决一生的贫困。
贾岛身形本来就消瘦,杜陵的言辞也不妨朴素些,但谁又能理解并学习他的诗风呢?

注释

石屏老:对老者的称呼,可能指代石屏这个地方的老者。
海东云:形容海的东边,云雾缭绕的地方。
寻常田舍子:普通的农家子弟。
呼唤作诗人:被称作诗人。
无益费精神:没有实际帮助,徒然消耗精力。
千首富:非常富有的人,拥有千万财富。
一生贫:一生贫困。
贾岛形模元自瘦:贾岛(唐代诗人,以苦吟著称)身形消瘦。
杜陵言语不妨村:杜陵(指杜甫,其诗风质朴)说话无需过于文雅。
学西昆:学习西昆体(唐代的一种诗歌流派,讲究词藻华丽)。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江南·其三》,作者是宋代诗人戴复古。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一个名叫“石屏老”的人物,他原本是海边农田里的普通人,却因为诗歌创作而被称作诗人。诗人对石屏老的才华表示质疑,认为他花费大量精力在诗歌上并无实际帮助,无法改变生活的贫困。接着,诗人提到即使石屏老富有学问,也无法解决他的贫穷问题。诗中还提及石屏老虽然身形瘦削,言谈举止可能质朴,但他的诗风并不追求华丽的西昆体,这反映了他对诗歌风格的独特选择和坚持。

这首诗通过石屏老的形象,寓言式地探讨了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个人才华与物质生活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嘲人

醉狂痴作。误信青楼约。酒醒梅花吹画角。

翻得一场寂寞。相如谩赋凌云。琴台不遇文君。

江上琵琶旧曲,只堪分付商人。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

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

系我扁舟且住。十分酒兴诗肠。难禁冷落秋光。

借取春风一笑,狂夫到老犹狂。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满江红

太守风流,何人似、金华仙伯。

试看取、珠篇玉句,银钩铁画。

叶叶柳眉齐抹翠,梢梢花脸争匀白。

比池塘、春草梦来诗,尤奇绝。胸中有,蛾眉月。

笔头带,蓬□雪。笑归来万里,不登金阙。

鹿瑞堂前冬日暖,螺山江上春波阔。

但伤时、一念不能休,添华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