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堂双松歌

双松夭矫凭潭起,定是卢师二龙子。

卢师死后无所归,觅父还窟带泥水。

尽吸东潭涸欲焦,并注此潭流不止。

此潭之龙向来懒,吝雨悭云灵未显。

一泓玦玦不出山,安有余滋及田畎。

双松久已承家风,遂使都人识者罕。

我亦年来万事慵,登山疲苶逢双松。

掀髯大笑投诗去,谡谡西庄在下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书諴的《龙王堂双松歌》描绘了两棵松树奇特的形象和它们与潭水之间的神秘联系。首句“双松夭矫凭潭起”,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松树挺拔的姿态,仿佛从潭中升起,暗示其非凡来历。接下来的诗句将松树与传说中的卢师(可能是一位仙人或法师)及其龙子相联,赋予松树神话色彩。

诗中描述卢师死后,松树似乎具有了寻找并照顾其遗物的使命,它们吸干潭水,注入潭中,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力量。然而,潭龙平日懒散,不显神威,使得雨水匮乏,农田受旱。松树虽有家风传承,但识者寥寥,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对松树特性的忽视。

诗人自己也借双松表达了对世事的倦怠,登山时疲惫不堪,却在遇见松树时感到释然,不禁大笑,写下这首诗。最后提到的“谡谡西庄在下风”,可能是对松树飒爽风姿的赞美,也暗含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双松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生命、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富有哲理和诗意。

收录诗词(23)

书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猎石歌

永定河水湍以浑,涸滩群石犹南奔。

禽惊兽骇各异状,斓斑五色明朝暾。

昔年射猎好身手,舆疾技痒蒐云根。

僮奴六七翼我进,步骤靡不逢其原。

熊渠精诚可饮羽,修羊苗裔皆触藩。

零陵玄鸟匡庐雁,清远狮子三蓬豚。

尽从地出入我网,沙泥胶固绝腾骞。

即鹿无虞自多获,足拳翼戢伏且蹲。

左右欢哗逞击搏,晋之冯妇齐孟贲。

五丁神力引蛇尾,古冶善没磔狞鼋。

磊磊走送不少息,四三朝暮随狙猿。

笑受粗丑自隗始,夸诧礓砾为玙璠。

腻质诡态渐相继,雾烟洒眼看瑶琨。

小豝大兕不足数,支机贮袖怀河源。

尝闻董京千日饱,宏成五鹿还相吞。

吾非其人食不得,况胹不熟过熊蹯。

徒染十指尽皲裂,嗜酷无乃增心惛。

赞皇子孙那长保,奇章甲乙无余存。

寻思往事患得失,拂衣挥石旋定辕。

荒山日暮路幽杳,恍然梦境逢冰痕。

非龙非螭石丈人,卓立千尺凝元神。

狂呼再拜携子手,月中同载归嶙峋。

形式: 古风

嵩山以二扇索写梅各题一首

骄阳炙地气腾火,百计娱心无一可。

为君画扇固乐为,解衣盘礴屡不果。

日转低檐画似年,风战破窗尘似簸。

暂借君扇挥苍蝇,引满一杯更鼾亸。

清梦非因复非想,冰界香天失故我。

万树梅花照骨寒,病叶狂花幻霜朵。

急醒觅扇扇在手,摹取一枝兴亦颇。

寄到神清酒瓮边,知君志在孤山左。

世间万事无如酒,醉眼看花花尽丑。

惟有梅花恶独醒,直使《离骚》不能取。

吾兄轰饮日万钱,闭门廿载梅为友。

残星挂檐月不动,急雨打窗风若吼。

此时吾兄睡方稳,长瓶支背瓢承肘。

今春梅花不著花,索我画扇亲自走。

衰病挠心兴致疏,粗枝乱蕊拙堪忸。

顾我原非纵鹤翁,知君未是和羹手。

形式: 古风

读嵩山梦游天寿山歌次韵即寄

岂有健步能飞空,奇梦突与山灵通。

夜入天寿驭猛虎,晓随八神朝紫宫。

身居富贵玩朝菌,神游岩壑餐蓇蓉。

想当朝回脱剑佩,閟阁倚枕开鸿濛。

须臾千峰度脚底,蹴踏泉石排云松。

画屏局促鄙宗炳,移山委琐嗤愚公。

不辨山来与人往,细测此理难详穷。

烟霞铸颜气铸骨,一遨一戏含冲融。

黄帝得此游华胥,至今沕穆余淳风。

君子在朝小人野,何处觅得商山翁。

谁识将军作计工,暗措五岳实枵胸。

我今脚疾辞爵封,向禽舍我其谁同。

君当趋朝我赠行,努力勋业期铭钟。

形式: 古风

题幻翁墨兰

北人爱兰不易致,画兰直作真兰视。

吾叔立意恐雷同,一以纷糅蕴精粹。

天地古人皆非师,神全故坐形支离。

快笔如锥划纸碎,破花断叶含清飔。

閟阁时闻豹囊鼓,轻飏茶烟供香祖。

世间沈麝敢同焚,笔墨闻薰长不腐。

虚室题诗得数观,似同君子久盘桓。

薄劣虽惭谢车骑,愿将心事托芝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