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念奴娇》由清代诗人薛斑所作,描绘了诗人漂泊千里后归乡,正值严冬时节,囊中羞涩,只能与友人共话艰辛,感叹家徒四壁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不易的感慨。
“漂蓬千里”,以蓬草随风飘荡比喻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流浪的孤独与无奈。“恰归来”则表达了诗人终于回到故乡的喜悦与满足感,但“又是残冬时节”又暗示着回归后的寒冷与萧瑟。
“羞涩空囊从鬼笑,祗剩登山双屐”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囊中羞涩、只能依靠登山的双屐行走,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难与困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歧路逢君,饥寒驱我,共叹家徒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岔路口相遇,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感叹家中一无所有,只有墙壁相伴的凄凉情景。
“闻道北固狂生,挥毫纵饮,浊酒铛中热”几句,通过描述友人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与诗人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
“更写幽人临绝崄,下视乘风飞鹢”则借用了幽人(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生活的向往。
“松色堪餐,云根俨活,妙理浑难说”几句,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奇才如此,世胡欲杀何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扼杀创新的批判。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