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吴门返棹,路过三塘,晤周格人。见示何铁画扇并词,即次元韵

漂蓬千里,恰归来、又是残冬时节。

羞涩空囊从鬼笑,祗剩登山双屐。

歧路逢君,饥寒驱我,共叹家徒壁。

清宵相对,空怜三月离别。

闻道北固狂生,挥毫纵饮,浊酒铛中热。

更写幽人临绝崄,下视乘风飞鹢。

松色堪餐,云根俨活,妙理浑难说。

奇才如此,世胡欲杀何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由清代诗人薛斑所作,描绘了诗人漂泊千里后归乡,正值严冬时节,囊中羞涩,只能与友人共话艰辛,感叹家徒四壁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不易的感慨。

“漂蓬千里”,以蓬草随风飘荡比喻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流浪的孤独与无奈。“恰归来”则表达了诗人终于回到故乡的喜悦与满足感,但“又是残冬时节”又暗示着回归后的寒冷与萧瑟。

“羞涩空囊从鬼笑,祗剩登山双屐”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囊中羞涩、只能依靠登山的双屐行走,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难与困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歧路逢君,饥寒驱我,共叹家徒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岔路口相遇,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感叹家中一无所有,只有墙壁相伴的凄凉情景。

“闻道北固狂生,挥毫纵饮,浊酒铛中热”几句,通过描述友人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与诗人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

“更写幽人临绝崄,下视乘风飞鹢”则借用了幽人(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生活的向往。

“松色堪餐,云根俨活,妙理浑难说”几句,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奇才如此,世胡欲杀何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扼杀创新的批判。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5)

薛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蓝田途次寄别邓谦谷

鞭丝东至,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

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

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

蓝田渐远,回头无限情思。

忆昨野寺持觞,芳原系马,送别惊分袂。

耿耿想看人竟去,也觉魂销此际。

闻说感恩,不如知己,古语君应记。

前欢可续,双鱼莫惜频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踏莎行.舟宿吴陵而中有怀

落日催行,重阴放棹。孤舟信宿吴陵道。

瀰漫野涨浸荒城,平川一望无青草。

熠耀萤翻,官私蛙闹。不眠愁被乡思搅。

吾庐今夜雨声中,灯前有个人烦恼。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早发句容县

夜柝敲残,晨鸡啼歇。漫漫碛上沙如雪。

山高马滑路崎岖,冲寒行尽前村月。

露洗长林,风欺短褐。柔肠对景愁千结。

天公不肯靳霜花,星星乱点离人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减字木兰花.丹阳道中闻雁,时染小恙

披星浥露。趱过丹阳城下路。倦策吟鞭。

双桨平波逐晓烟。河桥风恶。吹送离鸿沙际落。

欲倩传书。惆怅平安两字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