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君臣颂(其五)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五位君臣颂(其五)》由唐代僧人良价所作,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这句诗开篇即点明了禅宗追求的境界——“兼中”,即超越了有与无的二元对立,达到了一种既非有也非无的中道状态。这种境界是难以被言语所完全表达的,因此“不落有无谁敢和”,意指这种境界难以与世俗的观念相融合,只有真正领悟并实践禅宗精髓的人才能理解。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与最终目标。"人人尽欲出常流" 暗示了人们普遍渴望超越平凡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提升。然而,“折合还归炭里坐” 则揭示了修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艰难困苦,甚至在看似退步或失败的状态下,通过内心的磨砺与反省,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里的“炭里坐”可能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艰苦与考验,以及最终在心灵深处的宁静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超越世俗的束缚,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实践,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收录诗词(36)

良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云岩偈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解说不思议。

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始可知。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答仰山颂

诗咏人间事,空门何不删。

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名利心须剪,非朋不用攀。

舍邪归正道,何虑不閒閒。

形式: 五言律诗

辞雪峰和尚

暂辞雪岭伴云行,谷口无关路坦平。

禅师莫愁怀别恨,犹如秋月月常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示洞山偈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

白云终日依,青山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离。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