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夜归》描绘了一幅夜晚归家的画面。首句“黄昏出华省”,点明了诗人傍晚时分离开繁华的官署,暗示着一天公务的结束。次句“禁鼓起高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禁鼓声在高耸的城墙上回荡,增添了夜晚的肃穆与寂静。
第三句“孀妇邻西泣”,通过邻居寡妇的哭泣声,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可能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或个人的不幸。第四句“栖乌枝上惊”,乌鸦被惊飞,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不安和诗人内心的触动。
第五、六句“一窗疏雨响,半夜薄寒生”,窗外稀疏的雨声和深夜渐生的微寒,烘托出诗人归途中的孤寂与寒冷,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感客不成寐,凄风厩马鸣”,诗人因感怀而无法入睡,只能听到马厩中马儿的凄凉嘶鸣,这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无声控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归家的场景,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