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的艰难与壮美。开篇以“连峰插天互相属”描绘出山峰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紧接着“仄径苍苍但烟雾”则展示了山路的狭窄与迷蒙,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诗人通过“折坂盘云伛偻上,后人顶接前人足”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陡峭,以及行进的艰辛。
“刚得稍平喘初定,当面?砑更生惧”表现了在短暂的平缓之后,又面临新的挑战,恐惧与紧张感油然而生。接着,“崖转峰回石磴通,涧横溪断疑无路”描述了山路的变换莫测,似乎在不经意间就到了绝境,却又在转角处发现了新的道路。
“怪石崚嶒势欲压,狞龙张髯老蛟怒”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怪石和山龙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恐怖气氛。而“岚翠时凝过客衣,云气直绕行人屦”则描绘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翠色欲滴,给行者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我来九月际深秋,绝顶群峰看错互”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九月深秋,诗人站在山顶,俯瞰四周错落的群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人表达了对太阳的亲近感,“扶桑晞发红日近,举手欲邀羲轮驻”,希望与太阳亲密接触,甚至想要留住它,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
“天风吹我生羽翰,恨无谢眺惊人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飞翔的能力,同时也感叹自己无法写出像谢眺那样令人惊叹的诗句,流露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