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田园杂兴》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
首句“畴昔多惭世网牵”,诗人回顾往昔,感慨自己曾被世俗的束缚与羁绊所牵累,心中充满了惭愧。这里的“世网”比喻社会的种种束缚与压力,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被迫参与世俗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次句“收身幸早赋归田”,诗人庆幸自己能够早日摆脱这些束缚,选择回归田园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四科人物皆高第”,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此处并未详细说明。这一句或许暗含着诗人对过去功名利禄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当前归隐生活的满足与自豪。
最后一句“只学樊迟也自贤”,引用了孔子的学生樊迟的故事,樊迟问孔子如何耕种,孔子回答说:“樊迟,我告诉你,君子应当致力于治理国家,小人则应当致力于耕种。”诗人以樊迟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在官场显赫,但在田园生活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乐趣,自认为同样贤明。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生活选择的自信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功名生活的反思和对当下生活方式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