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

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

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

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挽辞《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首句“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描绘了城南一片哀伤的景象,众多的冠盖(官员的标志)聚集,似乎在为某位重要人物举行哀悼仪式。然而,具体是谁,却未点明,留下悬念,引人遐想。

接着,“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逝者的身份和地位。吉卜郊,可能是指葬礼的地点或仪式;连浚,可能是地名,也有可能是与逝者相关的地名。恩封国号秦,则表明逝者被追赠为秦国的封号,显示了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和皇室的恩宠。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墓碑的感慨。桓碑,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墓碑,这里可能指逝者的墓碑。空复古,意味着墓碑上所刻的内容或许只是对过去的追忆,而逝者已无法再感受到现实的变迁。蒿里,古代指墓地,这里用来形容逝者所在之地。不知春,暗示逝者已无法亲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享受生命的惋惜之情。

最后,“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其在朝廷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期待。居庐念,古代丧礼中的一种习俗,指守丧期间住在庐舍中,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朝廷伫弼臣,意味着朝廷期待逝者在生前曾担任的重要角色能够得到继承,希望有能担当重任的人出现,继续为国家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逝者身份、地位、墓地、墓碑以及对朝廷影响的描述,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一)

指李仙源后,兴唐帝胄馀。

家传湖北句,人诵岭南书。

知子唯宾客,扬名属起居。

平生操史笔,遗事一欷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二)

相国家风独,夫人壸范如。

宝珈宜服象,文锦合轩鱼。

感慨温成议,光华庆寿馀。

非夫闻敌退,应愧此生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三)

酷好春秋学,亲书列女篇。

胡儿吟敢并,逸少字方传。

馀事犹闺范,高材自世贤。

凯风君莫诵,秋柏已成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任承制挽辞刘校勘槩求作

生业清谈外,浮名痛饮馀。

谁令力如虎,坐使食无鱼。

壁冷犹鸣剑,床空未卷书。

呻吟待河润,秋柏只遗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